北京市海淀区:搜救犬嗨皮和它的队友

北京市海淀区:搜救犬嗨皮和它的队友

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 杨安琪 2023-01-30 14:39:05

春节前夕,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的香山,防火道旁还残留着前两天下的雪。除了一些登山爱好者外,整个后山见不到什么人,显得格外冷清。突然,一阵犬吠声在空荡的山谷里响起。循声而去,在国家消防救援局机动支队二大队驻地,记者找到了这群“毛孩子”——隶属机动支队特勤大队搜救犬班的6只搜救犬。

10米开外,隔着重重铁栅栏,这6只搜救犬感应到有陌生人的气味,变得格外激动,在各自的单间旋转跳跃,不时发出叫声。这个犬舍规模不大,有8个单间,院子中央有一个隔离区,2只快退役的搜救犬在里面晒着太阳。犬舍内配有暖气、热水器等设备,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犬用玩具、食品和药品。

“犬舍的硬件条件很不错,就是冬天山上太冷,供水时常有问题。”这不,这两天降温,犬舍的暖气管道被冻,急坏了搜救犬班班长刘冬。跟这群搜救犬朝夕相处了两年多的刘冬,对它们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,所以也格外担心因保暖不力冻坏了这群“毛孩子”。

这支组建于2020年10月的队伍,现有训导员6名、搜救犬6只。“成立之初是为了担负起地震、山林、水域被困者和失踪者的搜救工作。虽然还没有实战过,但我们的各项指标都完全能达到开展搜救任务的要求。”刘冬说。成立时间短、育犬经验少,也是困扰这支队伍的一大问题。“我们平时会通过看书、看视频来学习,但经验对于培育搜救犬格外重要。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能辨别犬的状态,更好的进行人犬配合。这一点只能通过多育犬、多实践来补足。”谈及短板和困难,刘冬说。

在第一间犬舍,有一只史宾格因异于其他犬的安静,吸引了记者的注意。它就是刘冬负责日常照顾和训练的搜救犬嗨皮。“刚接回来的时候它才两个月,一点点大。”看着在院子里撒欢的嗨皮,刘冬的眼中满是疼爱。嗨皮有一对波浪卷的大耳朵,作为中小型犬,体格稍小于其他搜救犬,跑起来虎虎生风、步伐矫健,十分可爱。

犬和训犬师之间要具备非常高的信任度,才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,而嗨皮却不是刘冬的第一选择,“起初,我想选的也是像黑背、马犬这样行动力极强、灵敏度高的犬。”但当同事提出想跟刘冬交换培育犬时,却被他拒绝。他和嗨皮的感情也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慢慢升温。“跟它在一起时间过得很快,也非常开心。”嗨皮绕着刘冬不停地转圈,一改在犬舍的安静。玩具球一抛出,嗨皮就像箭一样飞出去找球,玩起了追球的游戏。

今年过年,刘冬又不能回家了,“它在哪人就得在哪。”照顾搜救犬和一般的家庭宠物犬不同,工作犬有严格的作息、训练安排,更换住宿场地、打破固有作息规律,都会对它们的训练成绩产生影响,而这些最终会影响搜救行动的效果。因此,连续两个春节,刘冬和队友们都是跟这群“毛孩子”一起过的。

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

0 comments on “北京市海淀区:搜救犬嗨皮和它的队友Add yours →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